一、营销短信内容:4个必须说清的关键信息

  1. 我是谁(身份标识)
    • 正确姿势:短信开头必须亮明身份,用【XX品牌】开头(如【XX母婴店】),避免客户误以为是垃圾短信。
    • 反面案例:用“通知”“优惠”等模糊开头,90%会被直接删除。
  2. 你是谁(客户称呼)
    • 有效操作:用“李姐/陈哥”替代“尊敬的客户”,老客户可直接加姓氏(如“VIP张女士”)。
    • 高阶技巧:同步客户最近消费记录(如“上周买过婴儿奶粉的宝妈”),点击率提升50%。
  3. 我来干嘛(核心目的)
    • 节日专用模板
      • 福利型:“中秋特供!您常买的阳澄湖大闸蟹8折,顺丰包邮到家!”
      • 提醒型:“王先生,您3月预订的按摩椅到货,国庆前可享免费保养!”
  4. 能给你什么(具体福利)
    • 必加元素
      • 限时(“仅限今日”“倒计时3小时”)
      • 低价(“直降200元”“买一送一”)
      • 专属(“会员独享”“尾号88客户专享”)
    • 禁忌:避免“点击领取”等模糊表述,直接给短链接或到店暗号。

二、发送对象:精准分组,三类客户区别对待

  1. 沉睡客户(3个月未消费)
    • 策略:发唤醒福利(如“半年未见的张姐,到店送50元无门槛券”)。
    • 禁忌:不要推高价新品,先用小福利拉回流。
  2. 活跃客户(月均消费1-2次)
    • 策略:推关联产品(如买过咖啡机的客户,推送咖啡豆折扣)。
    • 技巧:结合节日场景(中秋节送月饼券、儿童节推亲子套餐)。
  3. VIP客户(年消费TOP20%)
    • 策略:给稀缺特权(如“赵总,中秋私宴席位已预留,赠茅台品鉴装”)。
    • 核心:让客户感觉被特殊对待,而非群发广告。

三、发送时间及频率:避开3个致命错误

  1. 时间雷区
    • 绝对禁忌
      • 早上7-9点(打工人通勤没空看)
      • 晚上10点后(容易被投诉骚扰)
    • 黄金时段
      • 上班族:午休12:00-13:30
      • 家庭主妇:下午15:00-16:30
      • 高端客户:晚上19:00-20:00
  2. 节日节奏
    • 大节日(春节/中秋)
      • 提前15天发预告(如“年货节攻略抢先看”)
      • 节前3天发倒计时(如“最后48小时!您购物车的年货即将失效”)
    • 小节日(520/双11)
      • 当天早上10点发(给拖延症用户留决策时间)
  3. 频率红线
    • 每月上限:普通客户不超过2条,VIP客户不超过4条。
    • 活动期间:预热期(1条)→ 爆发期(1条)→ 倒计时(1条),总3条封顶。
    • 保命操作:务必加“回T退订”,否则可能被运营商拉黑!

真实案例对比

  • 错误示范
    “尊敬的客户,中秋优惠大放送,点击链接查看详情”→ 打开率<1%
  • 正确示范
    “【XX生鲜】李姐中秋特供!您买过的榴莲月饼礼盒直降80元,今晚8点恢复原价!回T退订”→ 打开率23%

关键总结:让客户觉得“这短信是专门为我发的”,而不是“又一条群发广告”!